动物花很长时间在野外捕食,同时也会花很多时间为繁殖后代和保护照顾自己的幼崽,动物这些行为背后的动力有两个,一是生存,二是繁殖。这两大动力推动着动物不断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捕食行为和在相应的季节寻找配偶并哺育后代,正是这些行为使得动物生命得以延续,动物种群不断扩大。
人类在远古时期,比如原始社会早期或刚进化成人形的非常长的一段时期跟普通的动物一样,人类各种行为的动力也是来源于生存和繁殖后代的压力,这个时期人类与动物区别在行为动力方面本质上区别不是很大。但是到了人类开始创造性的使用和制造生产工具开始,人类行为的动力开始发生了质的飞越,比如人类开始学习制造石器、木器等工具来提升自己的捕食能力和改善环境,这个时候人类行为动力比起动物来说,我们学会了创造和使用工具的技能,此时人类要让这个技能得到应用和普及,必须要有保持对这个技能的持续兴趣。创造和使用工具这个兴趣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的行为动力来源。这个兴趣的得以持续必须要有超强的想象力。因为我们的远古人类要制造工具必须要有想象力才能完成的,如果我们对石器、木器的功能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使用经验,在记忆中无法完成这些工具实际运用的想象,是无法完成创造和使用工具这一革命性的任务。通过这样的不断的积累创造和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为我们人类服务,通过学习种子种植技术提高了粮食产品和粮食储备,通过学习动物养殖技术改善了我们的营养状况,通过学习建筑技术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因为有持续的好奇心和兴趣推动我们不断学习的,这就是学习的动力来源之一。
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不断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从远古人类到现代人类都有超强的本能的学习动力,这也是我们跟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除此之外,人类学习的的动力还来源于逃避痛苦环境的需要。比如,你生长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会因为贫困而可能承受着饥饿的痛苦,为此你内心希望通过学习新的技能而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你也会因此而拼命努力学习提升生活水平的新技能,这种逃避痛苦的内在需求会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从本质上说,逃避痛苦的目的是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所以也可以把这种学习动力来源称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内在需求。
综合起来看,我们会因好奇心和兴趣而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我们也会因为内在具有逃避痛苦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内在需求而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而持续学习的动力也就从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也能够从我们内在心灵对逃避当下的痛苦和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期望和追求过程中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
在我们提升学习动力心理咨询过程中,会紧紧围绕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这两大因素来展开工作的,通过梳理和构建我们对未来的期望,通过激发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不断提升我们的学习动力。